今年10月23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參觀考察主題活動正式啟動。
“我們這里擁有價值5086萬元的儀器設備,主要儀器設備534臺(套),可供參觀的設備有原子吸收、ICP、石墨爐原子吸收、原子熒光、離子色譜、連續流動分析儀等等,擁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較強的監測技術能力,可出具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李振宇向參觀者介紹。
截至目前,云南省5個州市的25家環保設施單位正式向公眾開放,其中昆明轄區內的云南省環境監測中心、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昆明市第二水質凈化廠等9家環保設施單位已接待參觀者達千余人。到今年底,全省12個州市的四類環保設施將向公眾開放;明年,全省16個州市(每個州市至少有1個)的四類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
提升社會生態環境素養
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的通知》,2018年起,云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昆明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認真貫徹落實,逐步開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全省、全市群眾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逐步提高了公眾的生態環境素養。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充分體現了公眾參與環保工作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順利實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環保設施單位向公眾開放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云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鄭勁松表示,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對于改善環境質量具有基礎性作用,推動相關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是保障民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提高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有效手段。
相對于國內其他城市,云南省雖然起步較晚,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形勢,但全省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推動了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的持續深入,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工作體系。2018年,云南省生態環境廳、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下發《云南省關于推進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的實施辦法》《云南省2019年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的規范化和長效機制。截至目前,云南省5個州市25家環保設施單位向公眾開放,從2018年至2019年,昆明市已有9家環保設施單位對公眾開放,分為四類:污水處理類為昆明市第二水質凈化廠,第七、八水質凈化廠,第九水質凈化廠;環境監測類為云南省環境監測中心、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垃圾處理類為昆明三峰再生能源發電有限公司空港垃圾焚燒發電廠、云南綠色能源有限公司、昆明鑫興澤環境資源產業有限公司;綜合利用類為云南華再新源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明年,全省16個州市的四類環保設施將陸續向公眾全面開放,每個州市至少有1個。
眾人拾柴火焰高,2018年以來,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和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協作對具體工作進行了細化分工,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和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研究、指導、推進、監督全省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州市生態環境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與云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負責組織各開放單位一一落實工作,全面掌握環保設施對外開放的進展情況;各環保設施開放單位負責按照開放計劃,做好配合工作,組織安排好現場開放日的講解、路線計劃,以及現場安全保障工作。
1年多來,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不斷豐富開放場所,完善開放內容,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創新日常管理方式,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做好信息公開,成效明顯。在云南省生態環境廳門戶網站開通網上預約報名窗口,公布開放單位開放的時間、地點、參觀路線、參觀要求和報名方式等內容。在今年“六五”世界環境日,組織全省接待參觀群眾達3420人次,環保設施開放活動掀起了小高潮。
讓市民長知識又強素質
“原來昆明分布著7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我們每天看到的昆明實時空氣質量指數從這里發布出來的??!”第一次參與觀摩活動的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李阿芳興奮地和同學聊起來。
10月23日,來自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云南藝術學院的70余名師生走進了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零距離接觸了10多種各類環保設施或設備。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講解員認真為大家講解了各種儀器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的作用及各監測流程工作運行情況,特別是昆明空氣質量信息發布系統的運行情況,學生們對全市7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工作運行情況特別感興趣,學生們重點了解了PM2.5、PM10的知識。之后,學生們初步了解了水、氣、噪聲等現場監測和樣品采集的流程,參觀了實驗區、X射線熒光光譜室、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等有機實驗室,各種高精度的監測實驗儀器讓學生們大開眼界。他們紛紛表示,通過現場傾聽講解、觀摩學習,開闊了眼界、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環保知識,還為昆明近些年取得的環保成績感到無比自豪,環保意識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李阿芳告訴記者:“在學校里接觸不到這些檢測、監測儀器,這次實地參觀確實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能有機會接觸到科技含量十足的監測儀器,全面了解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讓我們對環境監測的工作性質和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p>
近年來,不同年齡段的昆明市民積極踴躍參與環保設施開放參觀考察主題活動,他們引導和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參與環保、關注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在10月20日參觀昆明市第七、八水質凈化廠的活動中,有94歲高齡的園藝專家,也有年僅7歲的孩子?;顒又?,第七、八水質凈化廠講解員楊晰文解答了大家的問題,并帶著大家參觀了污水處理設施,了解了處理污水的全過程。環保志愿者項飛說:“這是我第二次參觀污水廠,講解員向我講解了關于污水凈化的知識,讓我深刻了解到污水如何變成清水,也讓我更節約用水了,增強了環保意識。我要呼吁更多的人加入環境保護隊伍,讓更多人關注生態環境。今后,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丟垃圾,不亂排污水,自覺維護生態平衡,一起來保護滇池!”
公眾參觀熱情高
近年來,云南省、昆明市不斷推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活動進展。
2019年7月,生態環境部宣教司提出:由中華環?;饡峁┵Y助、中華環保聯合會動員環保社會組織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公眾參觀環保設施單位主題活動,借助社會組織力量推動相關設施向公眾開放,以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提高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經過各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部門推薦和組織專家集中評審及公示等程序,今年8月,全國共有16家環保社會組織得到中華環?;饡m椯Y金資助,其中昆明市環境保護聯合會也成為獲得此項支持的云南唯一環保社會組織。
昆明市環境保護聯合會秘書長傅維平介紹,在云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和昆明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的精心指導下,昆明市環境保護聯合會已完成了主題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召開了9家對公眾開放環保設施單位協調會,并已經開展實施多次主題活動:10月20日,昆明市環境保護聯合會組織熱心市民、昆明市園藝學會共兩批60余人參觀考察了第七、八水質凈化廠;10月26日,昆明市環境保護聯合會又組織鐘英實驗學校100余名師生參觀了昆明市第九水質凈化廠……在中華環保聯合會,省、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及精心指導下,本次活動緊緊圍繞著國家、省和昆明市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重點,按照活動要求,組織社會公眾參觀近年來昆明建成的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成果,讓市民了解和感受滇池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的明顯成效,形成了人人關心、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局面。
為深入貫徹落實主題活動逐步走向深入,在生態環境部宣教司的指導下,根據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美團外賣青山計劃設立了“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NGO基金”的安排,專項支持昆明市環保聯合會環保組織參與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通過統一指導和資助,推動了昆明市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的工作進度。10月23日,昆明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和昆明市環境保護聯合會在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聯合正式舉行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NGO基金主題活動啟動儀式。通過活動,將帶動更多市民實地考察了解企業,知曉、支持、參與環保,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讓涓涓細流匯成生態環境保護的一股洪流,讓“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深入人心,讓“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融入每個人的心里。啟動儀式后,云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昆明市生態環境局、昆明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昆明市環境保護聯合會、昆明市滇池水務集團、昆明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9家環保設施單位、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云南藝術學院等多個單位100余名負責人及代表積極參觀考察了昆明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根據“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NGO基金項目的要求,昆明市環境保護聯合會于今年10月至12月,組織超過1200余名社會各界人士參觀考察昆明市對公眾開放的9家環保設施單位。截至10月29日,已有500余人報名了。如果有需要參觀昆明市對公眾開放環保設施單位的市民,可與昆明市環境保護聯合會聯系。
昆明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主任徐衛華表示,今后,昆明市將進一步加大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的力度,提升公眾開放工作的傳播力,不斷豐富公眾開放的形式和內容,提升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的吸引力,并充分發揮環境教育基地的宣傳展示、教育課堂、科普教育作用,形成環境文化傳播與企業文化展示的有機結合,促進全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