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舉行的國家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院士座談會上,多位專家呼吁,對于政府制定的各項扶持企業發展政策,有關部委要建立落實結果追蹤和復查機制。促使政策落實到位,增強企業對于政策的獲得感,加快促進節能環保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環保產業對于環保行業已進入“寒冬”的說法,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巡視組組長趙華林表示,環保產業目前只是處于大轉折階段,沒有核心技術、沒有管理團隊、沒有資金的企業可能要退出,就要被清零。
“環保產業仍然是朝陽產業,將有更大的發展?!痹谒磥?,目前的金融政策有利于環保產業發展,比如說此前降準要釋放9000億元資金,其中明確不是“大水漫灌”,而是要完成扶貧、環保攻堅戰等。
國際生態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軍洋指出,盡管節能環保市場面臨著行業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但是產業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大。堅持產業技術創新,走向高質量發展是必然的趨勢。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理、黨委副書記余紅輝也建議,應大力推進專業化整合,強化源頭減量和全過程監控,從根本上解決普遍存在的重末端治理、輕源頭控制的現象,做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此外,還要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發展壯大綠色金融,統籌推進重大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杜祥琬則表示,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高耗能產業不應該繼續擴張。要依靠技術進步促進節能提效,比如工業節能、節能建筑和交通節能就很有發展潛力。
對于民營環保企業如何更好發展?科融環境有關負責人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鼓勵民間資本重點投入國家重大戰略及補短板領域項目,鼓勵各地借鑒有關地方建立民營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進一步發揮民營企業在補短板、擴內需、穩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二是要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更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更加優越的營商環境;三是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措施,切實降低民營企業成本負擔。